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旅游报》:高素质导游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与技能

发布时间:2013-06-26    人气:

    《中国旅游报》6月26日报道
    在201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导游服务赛项大赛开赛前夕,赛事承办方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举办了题为“高素质导游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与技能”的专题论坛。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昆欣、台湾高雄餐旅大学旅运管理系主任甘唐冲、河南国际旅行社英文高级导游员李胜江在论坛上作了主题发言。浙江光大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蒙松、安徽省黄山市旅委副主任方颖以及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张峻博士也分别从旅游企业、旅游主管部门、旅游高职院校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交流探讨。
 
台湾高雄餐旅大学旅运管理系主任甘唐冲博士:
导游培养重在法规
    目前,台湾共有《发展观光条例》、《旅行业管理规则》、《导游人员管理规则》以及《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普通考试导游人员考试规则》等法源依据,对导游人员的定义、所需考试及训练、应考资格、外语和华语导游人员的应试科目、及格标准以及旅行业从业人员职前训练、从业规范、奖惩措施等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尤其在《导游人员管理规则》中,对导游人员的主管机关、执行程序、执业证分类、职前训练和在职训练、训练作业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并对导游人员申请执业证、执行业务规定、奖惩规定作了规范。所以在台湾要成为导游人员,要求相对比较严格。
    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在培养旅游业人才方面,也有着成功经验。学校通过召开导游人才培育说明会、开设导游跨领域学分学程、善用教师信息科技教学资源、实施导览解说模拟情境教学、邀请专家进行考照专题讲座、建置产学旅行社培训实习导游、成立校园导览服务队接待来宾、海外知名景点现地导览研习等途径,坚持规划课程与实务并用,努力帮助学生善用学习资源与环境,从而培养起学生敬业乐群的态度、专业知识的素养以及领导沟通的技能,从而成就导游人才的黄金岁月。
 
河南国际旅行社英文高级导游员李胜江:
文化素质是导游的灵魂
    做旅游行业就是做文化产业。比如河南就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把河南厚重历史让中外游客有所体会,从而让其趁兴而来、尽兴而归、趁兴再来,这就需要导游人员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比如在欢迎词上,如果仅仅是一般的介绍,那就难以满足一些文化层次比较高的客人需求。而如果将一些古诗词作为欢迎词,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可能就比一般泛泛的欢迎词要好一些。
    同样,如果用中国人的思维去向西方游客介绍我国文化,他们会很难理解。比如在讲到梁祝故事时,如果仅仅把这个故事翻译并讲出来,西方人不会明白其中的深刻内涵。但如果把梁祝的故事与西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进行对比,西方客人就会更明白了。凡此种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为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昆欣教授:
让导游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目前的导游职业,真的令人羡慕吗?导游曾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 城市名片”、“ 民间大使”。1989 年《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导游的社会地位排第9 。但10 年后,导游的社会地位排第59。导游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非常辛苦、长期在“ 野外”奔波的“ 体力活”,一旦上团,基本上是24 小时全都在工作,心理压力大;导游人员基本属于“三无人员”:无基本工资、无基本福利保障、无明确劳动保障,而且严峻的生存压力、严酷的生存现实让导游们感到疲惫,其安全隐患大、稳定性差、社会地位不高、缺乏职业发展前景,也都成为了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但是,导游确实是个极具潜力的职业。各级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旅游法》的出台……都表明旅游是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而且2012 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0.0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1.32亿人次,出境人数达8200 万人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境客源国、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至2013 年一季度,全国旅行社共有25474 家,到2010 年底全国考取导游资格证的人数已为78.6 万人,其中持导游证(IC卡)的为60万人。这些数据都表明导游职业的吸引力很大,“导游”将逐渐成为终生职业。为了“让导游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规范的旅游市场是基础,负责的旅游企业是关键,有效的国家法规是保障,导游的自我素质是根本,同时游客的文明行为要引导。整个业界应该共同携手,让导游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