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潮新闻》:浙旅院:闲置物品再分配,爱心超市传递爱

发布时间:2025-02-26    人气:

“我们领到了帽子、台灯、篮球、包包、听力耳机......”,在爱心漂流超市领取现场的同学们满载而归。“几乎全新的东西闲置在宿舍也是浪费,希望送给更需要的同学”,带着闲置物品来‘漂流’的陈同学说。

近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开发上线了“爱心漂流超市”应用,面向全校同学收集闲置衣物、日用品,再通过线上申领的形式将物品再分配给需要的受助学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传递了关爱与温暖。截至目前已回收400余件闲置物品,上架207件,领取80件。

“爱心漂流超市”不仅在物质上为受助学生提供支持,还积极倡导资源回收再利用,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这一举措让同学们深受触动,激发了他们的感恩之心和进取动力,进一步深化了“阳光助跑”育人行动,有助于构建“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通道。

据悉,浙旅院在落实基础资助工作的同时,持续推进“发展性”资助,致力于构建“全链条”良性循环的工作体系,探索“全过程”的发展性资助模式,“全方位”塑造受助学生的“五心”,即“谦和之心、感恩之心、励志之心、向学之心和助人之心”。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高校学生资助是重要的暖民心工程。浙旅院新生在入学前,可以通过迎新系统了解资助政策,线上申请绿色通道、爱心助学券、爱心大礼包等“隐性资助”,实现入学放宽心;入学后,受助学生可以申领交通费、生活用品费、技能考证费补助等专项补贴,实现了就学暖人心,旨在塑造学生的谦和之心。受助解困,心存感恩。资助育人在本质上是受助学生与国家的情感互动。浙旅院重视塑造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组织受助学生开展“阳光励志研学”、参加感恩为主题的资助辩论赛、观看红色电影等,带领学生赴北京、港澳等地参观,直观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意识和品行。榜样是锤炼本领的参照系,也是育人工作最生动的“教材”。浙旅院每学期开展劳模讲座、优秀学生励志宣讲会,在微信公众号专门推出“阳光榜样”模块,通过线下+线上优秀榜样事迹分享,号召向优秀学习,向优秀看齐。学校还选聘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校友与受助学生“一对一”结对,在专业学习、毕业就业等方面进行帮扶,塑造学生的励志之心。另外,学校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向学之心,每年面向受助学生开展“阳光助跑”项目申报,立项项目可获1000-3000元不等的经费资助,部分项目还可与企业对接,进一步孵化创新创业项目。自项目实施以来,已立项培育500余个项目,辐射学生2000多人。

学校自2014年成立“阳光春晖义工队”,根据不同金额,受助学生要完成不同工时的义工服务,塑造学生助人之心。每年有将近1000多名学生参与校内外大型活动志愿服务,让学生体会助人自助的幸福感。学校依托校企、校地合作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受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悟,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原文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055055&source=weixin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