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8月26日报道
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胡剑
他是浙旅院首届俄语班学生,也是首批赴俄语国家交换生。他在乌克兰学习了将近十年,经历了乌克兰战争的困难时期,因战乱在4所学校完成博士阶段学习,最终实现从专科生到博士的蜕变。他叫陈陈林。
陈陈林是温州人,因温州有很多日企,高中毕业的时候家人建议他读日语专业。听说浙旅院新增了俄语专业,彼时陈陈林对俄语这种语种毫无接触、一无所知,喜欢与众不同的他抱着挑战“未知”语言的心态最终舍弃日语专业,选择了浙旅院的俄语专业。
虽然是从零开始学习俄语,但在金镝、张凤珍等老师的带领下,陈陈林很快对俄语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入学一年后,陈林申请了学院的赴俄语国家交换项目,并于2006年前往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大学俄罗斯语言与文学专业做交换生。并在完成交换项目后,费劲周折留在该校,进行了本科阶段学习。陈林说,为了顺利入读本科,他用半年时间完成18门课程的补考,那是看上去不能完成的任务,但他做到了。
自2006年交换到乌克兰,到2017年完成博士论文答辩,陈林在那里待了超过十年,他说中间的曲折不可与外人道。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业,陈林完成得很顺利,在攻读学位的同时他亦申请成为国家汉办的汉语老师,在当地的孔子学院任教。如果和平的环境能保持下去,陈林应该于2014年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开始新的人生旅途。但是,2014年初,正值他博三,战乱发生了。
2014年,乌克兰爆发克里米亚危机及顿巴斯战争,局势岌岌可危。5月12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宣布成立独立“主权国家”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陈林的大学正位于后者。迫于当时形势,他迅速回国。家人希望他在国内,不要再前往乌克兰。但陈林不想自已三年博士生涯白费,说服家人,在国内休整几月后,再次前往形势稍稳定的乌克兰西部城市,希望通过转学等方式最终完成博士学业。
然而,到达乌克兰首都基辅后才知道,战争切断了乌克兰东、西部的联系,陈林必须自己把博士阶段的学习材料从西部带回东部,才能转学到安全地带的大学。无可奈何,他只能只身前往战乱区域。他说,断水断电饮食困难倒也罢了,进入和离开卢甘斯克,他两次被当地民兵带走,搜身、细查、扣财物,幸好他机智处理、全身而退,费尽周章才把学籍转至乌克兰乌曼国立师范大学,2015年又转到乌克兰基辅国立师范大学,最终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师范大学完成论文答辩。博士学位读了4所学校,听到陈林故事的人都笑说“真是没谁了”。
2017年2月2日,陈陈林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师范大学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顺利拿到学位,并很快返回国内,受聘为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带头人。
说到留学生活的关键,陈林认为最重要的是尽快融入当地文化。留学生到俄语环境后,“出身”并不重要——你是国内的211、985还是普通的专科院校出来,都无所谓,这方面不会有任何负担。关键是要与当地人多交流,打成一片。他们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他们玩什么你就玩什么,这样融入进去会很快。
陈陈林说,选择旅院、选择出国是他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感谢母校提供了成为交换生的机会,这是我通向博士的入口。 ”
原文链接: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016094&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