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旅游报》:博物馆里看浙江旅游今昔

发布时间:2014-06-09    人气:

    《中国旅游报》6月9号报道
    蔡姬煌韩昱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最早的山水旅游学家谢灵运是绍兴人,他特制的登山利器谢公屐,如今依据历史典籍复原了。
    晚清时期,浙江人傅云龙已图文并茂地编纂了游历巴西、秘鲁的图经,算得上浙江省最早的“出国攻略”。
    民国的时候,全国只有一个省设有旅游局,就是浙江,1934年省政府成立了名胜导游局,铁路、汽车站等枢纽均有咨询处。
    战火纷飞,并未打消人们出游的念头,各类旅游广告单、宣传品依旧兴盛,西湖、富春江、雁荡山那时就是热门目的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住宿发票,写着一张铺位只需7毛钱,不过服务费却要收30%,高星级酒店加收服务费,看来是有“历史传统”的……
    这些珍贵的旅游记忆,而今在浙江旅游博物馆里一一呈现。
    从去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开馆迎客至今,浙江旅游博物馆已接待了1.8万多名参观者。作为由浙江省文物局和浙江省旅游局共同批准的省级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家旅游专题博物馆,浙江旅游博物馆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
    四个展厅,千件馆藏“玩转浙江”历史挺悠久
    浙江旅游博物馆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位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校园内。博物馆核心展区由旅游历史厅、旅游资源厅、旅游产业厅、旅游教育科技厅组成,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两个副馆,将用作临时展览与体验之用。
    数千件馆藏展品,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的内容。其中不少展品大有年头,从故纸堆里勾勒出浙江旅游的前世今生,很有意思。
    “现在的运动休闲游,早在民国就有了。我们收藏了一份莫干山登高比赛广告,1935年11月举办,从中可以看出最早的运动休闲旅游形式和旅行社促销手段。”馆员金晓颖介绍道。三折页的宣传册,即便年代久远,依然让人觉得精巧,里面有交通路线、风光导览,有可选房型。让人意外的是,活动主办方是当时的铁路管理局。
    金晓颖说,为了吸引更多人来乘火车,当时的铁路局可谓揽下各种旅游推广活儿,除了运营铁路交通,还附带上现今旅游局的功能。西湖、富春江、莫干山、雁荡山等,但凡铁路能通达的风景区,铁路局都会推出导览册,下火车后怎么走,边上有几家旅店,哪家饭馆好吃等等,事无巨细。
    产业馆里有三枚制作精美的珐琅银章。金晓颖介绍说,这来自中国最早的自助旅行组织——民国的友声旅行团。“这是百姓自发组成的非营利旅游社团,类似现在的车友会。”“浙江是他们常来游玩的地方。他们有组织、有宣传,定期做活动、出刊物、发游记,还很有文明出游意识。”友声成员每人都有一册出行指南,里边罗列了各类注意事项,其中有一条要求大家爱护花木动物与建筑物,注意保护环境,“离去的时候应当和到达的时候一样。”
    博物馆还收藏着侵华日军占领杭州期间在日本发行的《杭州风景写真帖》。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风景旧曾谙,唯独六和塔照片后边的钱塘江大桥断裂地横在江面上。当时为抵抗日军入侵,大桥的总设计师茅以升预置炸药,将大桥炸断。美景当前,看着却甚是沉重。
    除了展品,博物馆里还有浙江5A级景区的微缩沙盘、水底风光全息投影等设施,墙面的展示版上详细介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脉络。展览展示出旅游业已从昔日达官贵人的消遣活动,发展到当下的大众旅游时代,从个人自发、零零散散的团体组织,发展为蓬勃兴盛的产业。过去、现在、未来,多角度,博物馆多方位的展示方式,很受学生、旅游从业者以及市民游客的好评。
    留存过去,启发未来期待“旅游记忆”折射发展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浙江旅游博物馆馆长董捷说,浙江旅游博物馆历时两年建成,得到了国家旅游局、浙江省旅游局以及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承载着述说浙江旅游乃至全国旅游的历史使命。
    然而博物馆的建设,光靠直截了当的财力投入远远不够。
    旅游产业繁荣于改革开放之后,早期留下的存遗不多,要找寻这些“记忆”,可得花上一番大心力。
    学院烹饪系教授何宏是个收藏爱好者,承担起了展品搜集的主要工作。他说,筹备期间,自己大部分时间都耗在网上淘宝与逛收藏品市场上。“每一件藏品得来都不容易。”何宏说,“网上淘与旅游相关的旧物件,很难用关键词去搜,只能一项项地仔细看。去市场淘,这些物件也多在角落里不引人 注意,可遇而不可求。”
    旧时的风光宣传品、旅游明信片、住宿发票等,网上买来才花费十几块钱;友声旅行团的徽章,去年从上海一收藏品市场淘得,花了2万元钱,是整个馆内最贵的藏品;傅云龙游历巴西、秘鲁的图经,是何宏10年前花了300元从北京潘家园买到的。“这些对于许多藏家来说,毫不起眼,但放在旅游博物馆里,却十分出彩,所以说‘发现’是最难的环节。”何宏说。
    除了何宏,还有不少旅游人贡献了自己的“压箱底”。比如浙江资深外语导游王纯,珍藏着国家旅游局首批颁发的出国领队证,编号为00007,还有他的全国首批高级导游员证、四代导游员考评证,他都捐给了博物馆;比如上世纪80年代曾在杭州饭店工作的浙江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李伟钢,捐献了当时的聘请书;有的饭店业者捐赠了旧时的房态控制盘,有的旅行社负责人找出了昔日出游的各种纪念章……个人的从业见证、企业的设备更替,在这里都成为折射浙江旅游发展的棱镜。
    董捷说,现阶段博物馆的实物展品还是有些偏少,因此这项工作还会继续,细水长流,慢慢积累。要搜集到更多既带着时代体温,也要能关注现实,有年代、有关联的物件,进一步丰富馆藏。“我们想为旅游行业留下更多记忆,留存过去,启发未来,更好地呈现浙江旅游。我们期望能通过博物馆建设,给行业一个寻找历史、寻找荣誉感的地方,也为旅游院校的职业文化教育提供一个载体。”他说。

良友旅行团的友声会刊

浙江旅游博物馆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