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跟随画家蔡顺根的脚步 探寻传统笔墨的创新路

发布时间:2017-12-14    人气:

杭州日报2017年12月14日报道:

红艳

万紫千红

记者 孙乐怡

自古以来,很多画家都在尝试和追寻将流动的生活节奏定格在画面中。中国画大师余任天有首自题诗“一艺功成非偶然,人工天赋两相连。还须滋养源头水,寂寞楼居四十年。”蔡顺根的画独辟蹊径、自成一格,有着自己的绘画语言及绘画体系,这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孜孜追求是分不开的。

深入体会生活

学画52年来,无论是挥汗如雨的酷暑,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他每天练笔不辍,少则五六个小时,多则十余个小时。不苟言笑的他,几乎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笔墨当中。此次在扬州八怪纪念馆展出的近六十件作品,充分展示了他艺术造诣的深度和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

仔细看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画中的人物、屋宇、动物几乎都是变形的,肢体和表情也都略显夸张。“线条的本身就是中国画传统。”蔡顺根说,在书画创作中,自己尤为注重线条的运用以及墨色浓淡的变化。“如果没有打下扎实的国画线条基础,那么人物的身形就不可能流畅,也就不会有传神的效果。”

丰富的人物形象和表情他都只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丰富的人物动态和内心情感。他对生活和时代气息有深入体会。因此,他画中选用的题材,大多是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从广场舞、清晨锻炼,到闲坐茶聊、假日远游,他的画趣味盎然而不失灵动,可爱滑稽而不失真实。他说:“生活节奏快速的信息时代,一切仿佛都在激烈的冲突中,这种激烈冲撞是时代的特点,但其和谐共处又透露着生活中的美。艺术家就是要从这矛盾冲突的形色中将蕴含着的和谐美反映出来。”蔡顺根近期创作的几幅反映西湖秀美的画作,虽然没有动态人物,但沉静中还是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静中有动,动中含静。

笔墨当随时代

蔡顺根一直秉持“笔墨当随时代”的观念。在他看来,继承的观念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更应该是发展,而发展就是要不断创造。在绘画创新上,蔡顺根在西洋绘画艺术中同样获益匪浅。他打破了中国画散点透视的传统构图法,巧妙地运用西方焦点透视的方式,将焦点与散点并用,以常人不敢尝试的大色块组合,在动的节奏中浑然天成,把观者不知不觉带入画面旋转的氛围中。蔡顺根敢于将反差强烈的浓重色块放入同一个画面中,而且造成艳而不俗的视觉感染力。他回忆道,在马来西亚艺术学院访问期间,色彩强烈的马来西亚绘画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间接促成了其绘画艺术风格的又一次重要变革。在蔡顺根的作品中,色块被驾驭得十分巧妙。多组反差巨大的色块经过排列组合后,色调反而变得协调而贴切,画面鲜亮而不俗丽,加之中国画的线条之美,使他的作品表现出有别于传统中国绘画的特殊而强烈的艺术美感。

痴心于创作,蔡顺根也不忘对国画艺术进行海外推广。作为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兼职教授,蔡顺根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加以改进后,传授给海外的学生们,让他们也能学习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他说,近年来,在与国外绘画艺术的频繁交流中,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呈现出越发强大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他同样认为,创造力的匮乏仍然是中国传统绘画走向国际舞台最重大的阻碍。

原文链接: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2017/12/14/article_detail_1_20171214A2018.html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