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市报》11月30日报道 (本报记者 谭芸)
高峰论坛推进导游管理“破冰”
本报讯 首届中国导游节以昨天上午在贵阳举行的“首届中国导游高峰论坛”为标志,拉开了活动的序幕。贵州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胜明、中国旅游报社社长陈志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王昆欣、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国内部副总经理张陵捷四位佳宾,在论坛上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论坛由贵阳市旅游局局长胡小刚主持。
张陵捷
让导游和旅行社共享利益
张陵捷认为,关于导游的收入:改革开放多年来我们的旅游业从小到大,但现在的价格战导致旅行社整体的利润下降,这样就使导游员的工资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状态。导游员为了得到和实现带团中的期望利益,努力争取回佣已成为一个公开的事实。因此导游员工资福利和低保障和回佣收入的普遍化,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导游也要生存。让导游员工资福利和回佣金之间更好的平衡,应该成为我国旅游业以后重要的内容。
导游员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我在这里恳求很多新闻媒体,给我们旅游行业多做一些正面的宣传,这些行业里面是有一些害群之马,但是大部分都是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旅行社可对工作成绩出色的导游人员给予奖励,这会给导游人员很大的鼓舞。人才是创造财富的产品,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能捷足先登。导游在旅游产品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我们电影界的演员。导演、制片、编剧,所有人的想法,都要他来演,如果他演不好,肯定不行。
王昆欣
让导游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从职业前景分析,导游是个极具潜力的职业。2006年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入境游客12494.21万人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导游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职业。我想要从几个方面统一起来做:规范旅游市场、负责的旅游企业、有效的国家法规、导游的自我素质、游客的文明行为。
负责的旅游企业是关键:导游要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一个企业特别是旅行社负不负责是关键。旅行社是否意识到导游是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旅行社有它的产品、价格,但是这些很多都是通过导游实现的。所以导游是我们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只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可能会对导游好一点。
导游自我素质是根本:导游自身也应积极主动地改善职业环境,要真正使所有的游客觉得我劳有所值,真正成为游人之师、游人之友。假如我们真正做到这一点,那我们导游我想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羡慕。
游客的文明行为要引导:一定要告诉游客旅游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旅游是一个消费的过程,没有钱的话,尽可能在小范围内旅游。因为它本身是一个高消费的产物。当然导游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导游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让我们携手使导游成为真正令人羡慕的职业。
陈志学
导游队伍的建设和思考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1.加强培训、以提高能力为重点,着力提高导游素质。旅游院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2.要把好考试关、进门关。3.加强在职培训。4.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我们现在《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只要是高中生就可以参加考试。导致我国大专文化及以下的导游人员占到八成,大本以上不到二成。所以我个人认为要提高学历门槛。5.建立导游队伍的激励制度和保障机制,推进导游职业终身化。6.加强对导游队伍的管理和服务,营造有利于导游队伍建设的和谐环境。
杨胜明
呼吁导游管理人性化
我想我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发展和谐旅游,优化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职业能成其为职业,首先有一个前提,就是它的合法权益,它的收入的来源会有保障。
保障导游的合法权益,靠他们自己吗?显然这个不太现实;靠旅行社吗?旅行社当然有责任,但是旅行社也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还有谁应该对这个事情承担责任呢?我觉得毫无疑问是政府。这个服务里面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另外,保证教育、培训、怎么样引导游客的文明,包括提升导游的素质,这些工作都应该由旅行行政管理部门来做。
当然这也是一个过程,是在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当中,一点都不奇怪,重要的是我们重视这些问题,国家旅游局已经在做这个工作了,我们旅游局已经颁布了导游员管理的条例,若干的规范各方面工作的要求和条例。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导游管理体制。让导游管理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