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记者 张晶 通讯员 赵青
昨天,中国服务之美——“人文铸旅”工程启动仪式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举行。浙江大学董平教授等名师、浙江交响乐团等单位倾情加盟,聚焦跨领域、跨专业的复合型、创新型文旅人才培养,在建设课程体系、专家队伍、实践基地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通过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共建创新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文旅人才
需要德才兼备
记者了解到,中国服务之美——“人文铸旅”工程是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发起的。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杜兰晓说,“中国服务”已经达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与“中国制造”一同成为产业振兴和中国腾飞的双翼。打造“中国服务”的中国品牌,培养服务文旅发展、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最核心的就是要践行文旅融合,厚植人文情怀,提升人文素养。启动“人文铸旅”工程,希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着力培养服务文旅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此,学校成立了人文素养教育中心,并邀请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人文素养教育专家委员会。昨天,学校向该工程的“国学、哲学、艺术、礼仪”四大模块领衔专家颁发了聘任证书,也向新加盟的浙江美术馆、浙江交响乐团、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浙江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等五家合作共建单位授牌。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姚哲峰说,创新型文旅人才需要德才兼备。以导游为例,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指着一座山说形状像猴子等动物,而是要能结合古往今来的人文讲好故事。“比如说,苏东坡留下了很多描写杭州西湖的诗词,不仅要能讲得出诗词,也要讲得出他当时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描写什么样的景象。”
三所高校共建
跨校选修课课程库
启动仪式上,浙江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共同发起三校联盟,签署协议共商建立跨校选修课课程库,出台学分互认管理办法,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培训活动、教改实践,就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多元化培养途径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形成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课程共享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
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已把“提升师生人文素养”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学校计划建设“2+4+X”的课程体系,“2”指的是两门《人文素养概论》《旅游职业礼仪》的通识必修课;“4”指的是配合4个专业群建立“国学、哲学、艺术、礼仪”四大模块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X”指的是“三大课程”结合实施,即第一课堂的公共选修课程、第二课堂的“人文素养大讲堂”、第三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实践,把人文基地建起来,把高雅艺术请进来,致力于全体师生能人人恪守职业礼仪,处处得到艺术的熏陶,真正能成为“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的忠实践行者、最美窗口的展示者。
原文链接: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20-10/29/content_704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