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双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应用俄语专业)
相较大多数国家而言,我眼中的俄罗斯颇具神秘感,不单单因为它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想必也是源于俄罗斯人总予人一种“高冷”之感吧。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了一个如此硬气的国度?许是因这一份好奇,我便毅然决然地报考了俄语专业。希望通过语言学习,能成为我深入了解这个神秘国度的一把“钥匙”。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无数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也纷纷以居家办公的方式应对疫情。就我们学生而言,感受最为真切的,便是老师们通过互联网为我们打造的高效且优质的“无接触学习阵地”。
每天早上八点半,大家会准时打开电脑。随着唯美的俄语手写体跃入眼帘,我们的“俄文化之旅”也便开启了。俄语手写体宛如一只只休憩于湖边的天鹅,姿态各异,优雅迷人。课上,老师时常会将自己从同学们的书写作品中挑选出的优秀范本,供我们欣赏、学习。学习一门外语,除却正确的书写练习,标准的发音同样格外重要。口语练习便是语言学习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循着课本内容,认真聆听录音,伴着抑扬顿挫的俄语,走进了多彩的俄文化。“俄语文章读起来就像在唱着一支优美的歌。”正如张凤珍教授说的,俄语语调优美、自然,一字一调,极尽意蕴。每一堂口语课,都被我视为俄语口语学习最直接的方式。
上口语课之初,许是因害怕说错,每每面对老师的提问,同学们总会沉默以对。我们的外教奈利·波拉托娃是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这位俄罗斯姑娘让我们尤为深刻的除了那双深邃的棕绿色眼睛,便是她温柔细致的教学方式了。见同学们缄口不言,奈利总会耐心地鼓励和引导,渐渐的,大家抛开顾虑,争相发言,积极参与到了话题的讨论中。
寒假期间,奈利便回到了俄罗斯。得益于互联网,两国5小时的时差似乎并未给我们的交流互动带来影响。每周,我们的云学习和云讨论热烈依旧,雷打不动。奈利用俄罗斯人特有的温柔,带领着我们徜徉于奇妙的俄罗斯文化。俄罗斯人平时爱看什么节目,流行什么样的运动,有什么样的“网红”美食……,云课堂上,我们走出国门,来到了俄罗斯,浸润于地道的俄罗斯文化。在关于俄罗斯饮食文化的主题课上,奈利给我们发送了许多关于俄罗斯美食的图片,在了解俄罗斯人饮食喜好的同时,我们还发现,原来活跃在我们中国人餐桌上的饺子,在俄罗斯居然也挺受欢迎。而且饺子口味涵盖奶酪味、樱桃味、蓝莓味……可谓五花八门。课后,奈利也时常会通过照片或视频的形式保持着跟大家的互动。画面中的她表达着她对大家的想念,那熟悉的脸庞和柔和的语调,让我们的师生情和友情跨越了七千多公里的距离,变得愈发深厚。
那一座语言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让我们眼里的俄罗斯如一位散发着特有光芒的巨人,她褪去“高冷”外衣,让我们这些中国孩子感受到了一颗真诚温润的心。
专家评
◎ 徐 辉(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副教授)
文章展现的,是一位俄语专业的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俄两国教师竭力协作,进行网络授课。外籍教师在外语教学中有着中国教师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如文中的外教奈利,就以自身实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让俄文化得以有血有肉地展现,以加深学生对俄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从深层看,这不失为中俄友谊源远流长的一个体现。
中俄关系,已走过70年不凡的历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俄方亦多次给予中方坚定支持。同样,中国政府派出的医疗专家组也在莫斯科积极开展工作,同俄方交流分享抗疫经验。展现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两国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原文链接:http://jnyb.zjol.com.cn/html/2020-04/23/content_3848611.htm?div=-1&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