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旅游报》:浙旅院:让文旅因子植根校园

发布时间:2018-07-04    人气:

    中国旅游报7月4日报道

    通讯员 钱兴成

    在满目青翠中随心散步,在花香四溢中静心呼吸,在瓜果满园中开心品味,在田园牧歌中悉心教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在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培养中,强化环境育人,将文化的种子和旅游的元素融汇交集于校园环境建设中,力求使校园环境既好看也耐看,既有书香也要花香,既有人文也有人情,既有品质也有品位,让学生在校园中耳濡目染尽情领略文化之魅力、旅游之活力。

    人文气韵与现代风尚相互辉映

    走进浙旅院南校区,一块水珠型的景观石首先映入眼帘,石头上印章形的“和礼勤进”四个红色篆体大字特别醒目,这四个字既表达了学院精神,也展露了旅院人和谐礼贤的人文情怀与勤勉奋进的发展印迹,而这种印迹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如建在校园内的浙江旅游博物馆,既可以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灵运的“谢公屐”,也可以体验现代VR影像科技。旅游博物馆有两个副馆,一幢是800多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遂园”,是异地迁建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古朴清雅;另一幢是1000多平方中式庭院式的非遗实训楼“和园”。踏着厚实的老石板路,推开虚掩的木门,整个庭院古色古香、温润恬静,一楼是学生潜心学习木雕、绘画、陶艺的工作室,房间里不时传出木头雕刻声和泥坯打磨声,二楼“徐朝兴大师工作室”“高公博大师工作室”赫然在目,让整个庭院顿时增添了一份厚重感。与古朴的旅游博物馆相映衬的是富有现代感的校园主体建筑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两者相互辉映,别有韵味。

    人本理念与智慧校园相得益彰

    浙旅院作为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坚持“智慧创造品质服务”的建设理念,将智慧旅游的理念与智慧校园的运行有效融通,并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来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建在校内的浙江省旅游统计数据中心、浙江省智慧旅游体验中心,既能较好服务行业,也能为学生提供专业能力培养。同样,学院通过以人为本的建筑功能布局和智慧校园技术的投入,如太阳能路灯、植物喷灌、可调控的室外景观照明、车辆交通信息化管控系统、校园绿道等,让学生在所见、所闻、所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和享受现代科技的魅力,并能由此培育他们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的激情。在建筑空间布置中,学院充分考虑学习生活交流的体验感,如在教学楼、实训楼、寝室楼中,适当设置一些凹型空间,配置一些座椅、书柜、茶吧、咖啡吧、绿植等,给师生有一种归属感和亲和力的交流空间,在室外空间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休憩场所和设施,既有能满足小范围集体活动的场所,又有能提供个人静思品读的小空间,润物细无声。

    绿色环保与生态自然相互补充

    打造田园牧歌式的校园是浙旅院校园环境建设的始终追求。日前,该校基建处组织开展了一场收割麦子的活动,一下子唤起了大家沉寂心底的那一份激情,几十位同学和老师,手拿镰刀,弯腰屈膝,劳作在近4亩的麦地里,不亦乐乎,而这些麦子从播种到长苗抽麦穗再到变成金黄的麦浪,引来了校内外一波一波的参观者,还有不少新人来拍婚纱照,经常刷屏师生的手机。说起校园种麦子的初衷,该校基建处王锐老师说,现在校园里种油菜花、向日葵的比较常见,种麦子就是希望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惊喜,营造一种不一样的风景,而收割麦子的农耕劳作对90后尤其是00后大学生而言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希望大家在劳动体验中放松心情、放飞心灵。学院自2016年开始就对校园内的两大湖实行了“湖长制”,“湖长”由全校学生民主竞选产生并牵头组建护水队,如今由学生自发组建的校园护水活动已成为校园内一道美丽的风景,学生通过护水活动更好树立了懂水、护水、爱水的绿色理念。学院以此为起点开展了“最洁净校园”活动,合力打造净化、绿化、美化的校园环境,并获得了“美丽校园”的称号。

    办学特色与育人定位相互推进

    浙旅院将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机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并通过有形的物质载体传承学院“励志、惟实、博爱、精致”的校训。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建了4A级景区,形成了萧山校区“景在校中”、千岛湖校区“校在景中”的诗情画意,校园也成了景区专业、导游专业、艺术专业、休闲专业教学的“第二课堂”,校园内经常能看到老师带着整班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实践教学;由艺术表演专业师生自编、自演、自导的校园园林实景演艺“烟雨华夏湖”,以校内形如中国版图的“华夏湖”为依托,学生优美的艺术表演借助美轮美奂的舞美灯光,把江南韵味和旅院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成为一道旅院特色的文艺大餐;学院按A级景区规范,对校园标识作了系统性、规范性、专业性、美观性规划和推进;积极响应“厕所革命”,通过制度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品质保障开展校园“厕所革命”,厕所成了学院的一个形象窗口;校园的植物牌上,标注的不但有植物名称、科属、二维码还摘录有以该植物为借物寓志的诗词。行走在校园内,处处、时时可以感受到独具匠心的旅游人才培养用意和人文气息。

    原文链接:http://news.ctnews.com.cn/zglyb/html/2018-07/04/content_324027.htm?div=-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