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到来,休闲与旅游、互联网、文化、娱乐等相互融合与渗透,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张苗荧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各地都出现了汹涌的游客潮。据报道,小长假第一天,上海迪士尼小镇对外试运营,被游客挤爆。小长假第二天,杭州西湖游客数量达到68万人次。西湖音乐喷泉周围聚集了5万人,为防止意外,喷泉只试喷一场,人群被紧急疏散。笔者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图片中人山人海,蔚为壮观,一旦发生意外,后果难以想象。
这便是假日经济难以回避的现象。假日经济用来形容黄金周产生的经济现象,它并非学术用语,而是在2000年媒体分析“九五”新名词中诞生的一个热词。不可否认,假日经济在拉动内需、促进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其副作用日益引发人们思考:爆发式的集中消费使消费场所人满为患;景区、宾馆逢节必涨,青岛大虾、天价鱼事件等宰客事件屡见不鲜,加大了旅游成本、降低了游客满意度。如这次小长假期间,14名江西游客在北京被甩团,此种感受肯定糟透。安徽天柱山景区游客,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近一倍。在这种情况下登山,是何感受?曾经有人提出,集中爆发式的消费繁荣其实也只是假象,它只是将年度消费总量进行了再分配。
假日经济看似热闹的背后,没有带来多赢的结果,难以使游客产生真正幸福感。假日扎堆旅游,起码无法获得那种休闲,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可以保持内心的安宁的休闲。从另一方面说,以假日短期高密度消费,即便拉动短期收益,但从长期看,并不利于旅游地生态均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大众旅游时代,反思假日经济有其特定的意义。强调“休闲经济”,不仅使概念更加明晰,而且涉及的产业链更加宽泛庞大。
其一,假日经济并非立足于游客,更多属于一种特殊行政治理对策。休闲经济是从人们更高层次需求出发,以人为本驱动市场发展,这也是《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颁布宗旨。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就是以崇髙的美德去“休闲”,使我们有意义地生活。
其二,假日经济在内需不足情况下,是为了拉动内需的权宜之计。休闲经济却是一种产业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后,休闲产业实际上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支柱产业。休闲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政府和民间投资,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降低了失业率,扩大了就业领域。以英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户家庭的休闲开支占家庭总支出的20%左右,休闲产值以30%的速度增长,休闲产业所创造的工作岗位占全国工作岗位的五分之一以上。
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发展休闲经济与休闲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是由于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旅游成为大众普遍需求,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到来,“休闲+”也成为一种时尚现象,休闲与旅游,与互联网、文化、娱乐等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那么,如何从假日经济跨越到休闲经济?4月1日起,国内又有一批地区实行周末“2.5”天假。目前为止,全国至少有8个省市出台相关休假制度。这些举措为休闲经济时代带来了准备条件。但要走出假日经济的误区,弹性休假、延长休假只是解决这个棘手问题迈出的第一步。从宏观上,首先应当要确立把休闲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战略来对待的思路。以农村地区为例,我国农村集聚了全国约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五一期间,青海、四川等地乡村旅游走俏便是例证之一。
发展休闲经济要引导人们到广阔的乡村去,把农村打造成人们休闲的主阵地。这不仅可以解决城市旅游的拥堵难题,也可以丰富我国旅游产品体系。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就特别提出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丰富我国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内容。
发展休闲经济,游客不仅要改变消费观念,供给侧诸方面的变革也是一场规模浩大的革命,绝对不是景区等节假日到来坐收渔利那么简单,它的变革涉及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群或产业链领域。政府、旅游业者、民间资本都要充分评估这一机遇带来的市场前景。
总之,休闲经济的发展不仅把人们从单纯的经济动物中解脱出来,而且把人们从假日旅游的拥堵与粗放消费中解脱出来,运用“休闲+”的效应,使休闲耦合于娱乐、旅游、文化等,成就休闲娱乐、休闲旅游、休闲文化,并发展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休闲产业。
原文链接: http://www.ctnews.com.cn/zglyb/html/2016-05/04/content_12593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