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教育信息报》:破解机制难题 全面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

发布时间:2010-11-11    人气:

《教育信息报》11月11日报道   
 
    8月9日-11日,我省召开2010年高职高专书记校(院)长读书会。为深入学习贯彻读书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我院掀起了学习贯彻热潮。学院组织暑期中层干部读书会专题学习刘希平厅长的讲话,会后在全院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研讨活动。经过学习讨论,并结合学院专业建设实际,制定《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关于贯彻落实全省高职高专书记院长读书会精神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实施意见》,以切实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以体制机制构建为重点,强化校企专业共建紧密度。一是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共建专业长效机制,争取每个专业都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为依托支撑。二是组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逐步推进校企双方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设课程、共编教材、互聘教师、共建实习就业基地。三是完善企业制学院院务委员会,集中力量重点办好“君澜学院”和“西溪学院”等企业制学院。
    以《专业建设规划》为指导,明确专业建设定位。一是深化专业定位研究,把专业设置和培育建立在旅游产业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以旅游专业为主体、以外语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两翼的专业结构,逐渐形成涵盖旅游行业及现代服务业岗位(群)的专业框架。二是以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为平台,制定旅游行业岗位标准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把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相接轨。三是集中力量办好4个省级示范重点专业和3个省级特色专业,在4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中培育1-2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以工学结合为平台,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坚持以实践为主的工场教育式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推广“订单式”、“企业学院制”等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努力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品行品质 品位 品牌”的“四品”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二是规范课程设置标准,调整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积极开发工学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以课程小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完善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申报和建设体系,积极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课程二次开发。三是坚持以专业建设目标“选”、“编”教材,鼓励教师参与校级、省部级、国家级三级教材的申报和编写,争取每年校企合作共编教材3-5本。四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巩固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海外实习、企业制学院、研究性实习等特色实践教学项目,逐步形成“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推行教师“兼职企业顾问”制,继续实施教师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行业导师制等,进一步完善行业职业能力提升工程。二是不断加强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探索专业教学团队的特长化发展路径,努力建成3-4个多元化的教学型教学团队和服务型教学团队,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三是实施兼职教师建设工程,改革兼职教师教学管理制度,实行教学环节弹性制,开展“星级”兼职教师评定活动。在省级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实施“专业双带头人”制,聘请行业企业高管担任专业带头人。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是结合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建好中央财政支持的导游专业“四位一体”综合实训中心和现代旅行社实训中心、会展策划与管理实训中心和航空服务实训中心等3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结合二期校园建设,积极改建景区综合技能实训中心、会计实训基地、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实训基地、航空服务实训中心、表演艺术实训基地等5个校内实训基地。二是加强对旅苑酒店、旅苑旅行社和旅苑酒店管理咨询公司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新模式。三是继续深化“六个一”校企(地)合作平台,开展校外实习基地“星级”评定,建设高品质的校外实习基地,培育8-10家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以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为抓手,完善专业建设评价体系。一是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制定重点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专业建设的重点和方向。二是逐步完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为主体的社会综合评价机制,主要调查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岗位发展率、用人单位满意率等指标,每年发布一次就业质量报告。三是完善二级管理考核办法,把专业建设要素纳入二级管理考核体系,调动全体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 王昆欣)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