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青年时报》:创业从“揩油”母校起步

发布时间:2009-11-04    人气:

厂房免费用学校仓库 员工低价用实习生
创业从“揩油”母校起步
《青年时报》10月4日报道
    徐庆丰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08届毕业生,日前,是一家艺术品公司的老板。他的公司,除了自己,就只有3个员工,但每个月的利润却有数万元。徐庆丰说,“我的优势就是,免费厂房加低价员工。而核心竞争力,就是从母校‘揩油’。”徐庆丰形容自己就是传说中的“傍校党”。
  
  免费厂房加低价实习生
    徐庆丰的公司地址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一栋教学楼的地下车库里,一间大约90平方米的工作间。
  “工作间是学校免费提供的,你看,桌子也是,连每个月的水电费也是免费的。”说到公司的筹办,徐庆丰很感慨,“多亏了学校帮忙,不然,即使是在郊区,租这么大的厂房,每年至少也要几千元的房租。”
  “另外,我们的公司不养人!”徐庆丰说,公司一共4个人,都是旅游学院的毕业生。大部分时间,公司里都是学校提供的相关专业实习生,“实习生没有固定工资,一旦有生产任务,就计件算工资。”
    小公司的第一单大业务是为学校设计并制作数千个礼品袋,做好后,旅游职院的领导和老师,几乎都是随身携带徐庆丰的样品,找到机会就帮忙推销。
     现在,虽然人少,可徐庆丰的月利润却有数万元。徐庆丰有些不好意思,“说到公司,我就会想起《沙家浜》里阿庆嫂的那句唱词‘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
  
  学生创业学校“输血”是关键
    毕业后,依靠学校资源创业,或者以在校生为目标客户的创业者,被学生们为“傍校党”。这些“傍校党”们有的把小店开在校园内外,有的接受母校或政策或实物的援助。
    在旅游学院,“傍校党”可不止徐庆丰一个,不少学生在毕业后,就把小店开在了学校附近,还有的是接受学校在政策上、实物上的援助。
    也有不少人一直在质疑,担心这种被学校“力挺”起来的创业项目,缺乏持续的创新能力。对此,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王坚表示:“大学生创业初期普遍面临着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作为校方进行适当的‘输血’非常必要的。”
    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由毕业生担任老总的旅行社也采取了这个模式,这些刚创业的企业,通过对接在校学生参加实训,从而摆脱了初创企业的最大困扰——养人。
    “大学生创业,和学校的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对接起来,是非常好的模式,可以大量节约运营成本。”王坚要求,初创企业也必须符合几个条件,一是企业的经营要和实习安排对接,二是创业者需要有一定的实习指导能力。
    另外,王坚也提到,学校对学生创业的帮助也不是无节制和无期限的,当一个企业有比较稳定的客户和利润,孵化相对成熟后,“输血”也就自然中断了。
通讯员 韩昱 时报记者 刘云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