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数字经济与青年创业(中国—南非)合作对接活动”在我校雷迪森产业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共同主办,我校承办。南非西兰德市行政市长威廉·马斯谢克、南非莫加勒市行政市长拉基·塞莱、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陆志雷、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陆春阳、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会长骆光林、浙江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蓝晶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校长杜兰晓出席活动。此外,来自中南两国政府、教育机构、行业企业的160余名代表参会,围绕数字经济、职业教育与青年创业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成果,推动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数字经济、职业教育和青年创新创业领域走深走实,为构建高水平中南命运共同体注入动能。
开幕式上,杜兰晓致欢迎辞。她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指出学校始终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紧密对接浙江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国际化办学成果显著。希望本次活动能进一步促进青年创新创业、深化中南数字教育合作,为两国共同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蓝晶晶在致辞中肯定了我校的国际化办学成果,表示浙江与非洲合作起步早、领域宽、合作深,全省已有20余所高校与非洲建立校际关系,并通过设立8所孔子学院累计培养汉语人才12万人。此外,15所高校在非创办了12家“丝路学院”“鲁班工坊”(其中南非2家),为当地培养技能人才,为非洲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威廉·马斯谢克与拉基·塞莱先后致辞。他们高度评价了本次对接会的重要意义,充分肯定了浙江在数字经济和职业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对未来中南双方的深化合作表示热烈期待。
会议期间,多项合作成果落地。全国电商行指委与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电商谷南非国别工作组宣布成立并在西兰德市设立合作中心,标志着电商谷项目首次落地非洲。我校作为重要参与方,与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就“南非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实习交流项目”进行了签约。在专题报告与交流环节,中南双方代表围绕数字贸易、人工智能、产教融合、青年创业等议题展开研讨。

本次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十大伙伴行动”在教育与数字领域的具体落实,也是我校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深化对非务实合作的生动实践。学校将继续依托旅游职教特色和国际化办学基础,为中南青年搭建更多交流平台,助力两国数字经济发展与人文交流迈向新高度。

(供稿 钟文 编辑 李依彤)